净土宗编辑部
慧净法师於《念佛超荐仪轨》开篇偈颂云:
弥陀救度法筵开,
清净海众降临来,
广度众生生极乐,
诸佛欢喜畅本怀。
这四句偈,简洁而深刻地总摄了净土法门的核心精神: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圣众的护念接引,以及十方诸佛的共同赞叹,也体现了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究竟理想。
一、「弥陀救度法筵开」—— 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
「法筵」原指佛陀说法的盛会,此处比喻弥陀救度之门,如无尽盛宴,普开十方,不拒一人。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比丘时,发四十八大愿,其中以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最为根本:「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只要众生信佛念佛,便必得接引,无一遗漏。因此,「法筵开」表徵:
1.全凭佛力:彻底仰仗弥陀愿力救度,不依自力修行功夫。
2.平等普摄:无论贵贱、智愚、善恶,只要愿生净土,皆得往生。
二、「清净海众降临来」—— 极乐圣众的慈悲护念
「清净海众」指极乐世界的诸大菩萨,如观音、势至,以及无量清净海会圣众。他们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常随阿弥陀佛出现,护念念佛众生。
《阿弥陀经》云:「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此句显示:
1.佛菩萨现前:弥陀与圣众必定现前,消除恐惧与业障。
2.同行善友:极乐菩萨不仅临终相迎,更是学佛路上的良师益友,导引念佛行人共趣佛果。
三、「广度众生生极乐」——净土法门的普世价值
阿弥陀佛的本愿,为度尽一切众生往生净土、脱离六道。此句强调「广度」,即不限宗教、不论根器,只要信佛念佛,皆可得度。
极乐世界为何殊胜?
1.无有众苦:远离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2.但受诸乐:境界清净,六尘皆说法,自然增进菩提。
3.成佛捷径:无须三大阿僧只劫的苦行,即能圆成佛道。
净土法门的易行与殊胜,正在於它让凡夫藉佛力横超三界,速得解脱。
四、「诸佛欢喜畅本怀」——十方如来的共同赞叹
「畅本怀」,即实现诸佛的根本愿心。诸佛出世,无非为令众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而唯有净土法门,能令下根众生也得解脱,故十方诸佛无不欢喜赞叹。
《阿弥陀经》中,释迦牟尼佛言:「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鞞佛、须弥相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此後,佛又连续说到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的诸佛,也同样於各自国土出广长舌相,宣说相同的诚实之言。
此说明:
1.诸佛共证:净土法门是十方诸佛同声赞叹、共同证诚与劝信的法门。
2.畅佛本怀:净土法门能令一切众生究竟成佛,圆满诸佛度生之本怀,最能彰显诸佛无尽的智慧、慈悲与愿力。
总结:横超生死,登上普度大船
此四句偈从弥陀救度、圣众护念、广度众生、诸佛共赞,层层铺展,显示出净土法门的殊胜圆满与无边慈力:
弥陀救度法筵开:弥陀早已普开法筵,只待众生信受。
清净海众降临来:圣众慈悲护念,念佛人永不孤单。
广度众生生极乐:不论根器、善恶,万类皆得往生。
诸佛欢喜畅本怀:十方诸佛同声赞叹,印可此法门为度生最胜之道。
这不是凡夫自力、苦苦摸索的修行小径,而是阿弥陀佛本愿所成、十方诸佛共同证信的「普度大船」。只要愿意称名念佛,便已登上这条通往极乐的光明航道——不再漂泊、不再迷失,生死大事、成佛大业,从此终於有了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