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在緣,在決定
我們已經說完「歸命」,及「佛王阿彌陀佛是怎麼樣的一尊佛」,接下來我們要講,為什麼歸命佛王阿彌陀佛之後能夠平步青雲承聖位呢?我相信大家都非常喜歡平步青雲這四個字,平步青雲的意思是說「照著你平常走路方式,很輕易的走到天上去,比喻非常平坦順利的晉升到顯耀的地位。」,自古以來為官之人,都希望自己的仕途之路能夠平步青雲,平民老百姓也無不希望自己的事業可以平步青雲,大家都非常羨慕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因為他輕鬆繼承父親辛苦打下的事業江山。中國歷朝的開國皇帝,通常都是馬背上得天下,辛苦南征北討平定各地之後,才創建了一個新的王朝,而他的皇太子並不需要這麼辛苦,直接繼承父王的王位,享受現成的權力,例如創建明朝的皇帝朱元璋,他對皇太子朱標非常的疼愛,把他所有的資源全部給他,派最深信的心腹學者、有品德的耆老等等,去輔佐朱標,並且在他上位十年之後,開始讓皇太子練習處理國家的政務,批閱奏摺,訓練他治理天下的能力,所以皇太子朱標就是典型平步青雲的人。
那我們為什麼要用平步青雲來形容念佛人繼承阿彌陀佛的佛位呢?因為我們只要照著自己現有的條件念佛,就可以享用阿彌陀佛累劫勤苦修行的成果,得到全部資源,平坦順利地往生極樂世界成佛,阿彌陀佛給念佛人的利益,遠遠比皇帝給皇太子的多太多了!阿彌陀佛是把祂全部的一切送給我們,所以我們才可以這麼容易的往生到極樂世界去,那到底是容易到什麼程度呢?我們今天用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當中的一個問答,可以很好的回答這個問題。
曇鸞大師以《觀經》下品下生造作五逆重罪,即將下地獄的人來提問,他問「如此重罪之人,為什麼只念了十聲南無阿彌陀佛,就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以此最重罪的人只念十聲佛號就可以往生,來代表念佛往生有多麼容易。曇鸞大師自問自答二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業道如秤,重者先牽』
如果根據佛陀在《業報經》,所講的是『業道如秤,重者先牽』,將善惡業放在秤上來秤,那一邊重就往那一邊去,下品下生這個人一輩子造罪造惡,而且罪大惡極,理當墮落到地獄去,為什麼在他生命最後的時刻,只不過念了十聲的佛號,就能夠脫離三界輪迴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呢?這樣跟《業報經》所說的豈不是矛盾了嗎?
〈第二個問題〉業力牽引,足繫六道滯三塗
※「一念一時」如此輕微的業都能足繫六道滯三塗。
下品下生這個人不是只有這一輩子造罪,無始以來造了無量的罪,整個虛空都容受不下,應該要被綁在六道裡面長時間輪迴才對,為什麼他只念了這幾聲佛號,就輕易脫離六道輪迴呢?那麼隨著業力牽引繫縛的這種說法要如何解釋?
※曇鸞大師法語「我從無始循三界,為虛妄輪所迴轉,一念一時所造業,足繫六道滯三塗。」
〈曇鸞大師回答〉
曇鸞大師回答,提問的人認為五逆十惡的罪業比較重,臨命終時所念的十聲佛號比較輕,所以理當往重的那邊去,下品下生的人一定會墮落到地獄去。其實不是這麼判斷的,判斷善惡業的輕重,是在於以下這幾個條件,「在心、在緣、在決定,而不在時節久近多少」, 也就是說造作善惡業時候的心念、對象、心力急切程度來決定業的輕重,而不是以造作善惡業的時間、數量來決定。
我們現在來說明,什麼叫做「在心、在緣、在決定。」
(1)「在心」:
指造作善惡業時的心念,現在就以「造惡的心」PK「念佛的心」,看到底哪一個重。
「造惡的心」
下品下生這個人造罪時,是用「虛妄顛倒的心」來造作罪業的。
「念佛的心」
下品下生這個人臨命終時,是用「聽聞到實相功德的法的心」來念佛的。
造惡的心是虛妄的,念佛的心是真實的,虛妄不敵真實,當然是念佛真實的心為重,所以「在心」這一關的PK由「念佛的心」勝出!
(2) 「在緣」:
是指造罪時所緣的境,也就是造罪的對象。起了造罪的心之後,必須有所緣的境或對象,才能造作罪業,現在就以「造罪所緣的境」PK「念佛所緣的境」。
「造罪所緣的境」
造罪時的對象通常都是凡夫,凡夫本來就是虛妄的,這三界六道裡面的環境也都是虛妄的,所以,造罪的緣是虛妄的。
「念佛所緣的境」
念佛時候所緣的是什麼?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是真實功德。所以當然是虛妄不敵真實,真實這邊比較重,所以「在緣」這一關的P K由「念佛所緣的境」勝出!
「在心」、「在緣」說明的都是虛假不敵真實,對於虛假與真實的比喻,從曇鸞大師、道綽大師、慧淨上人、到淨宗法師都有非常妙的比喻,現在用這些比喻來說明,我們更容易了解。
(A)曇鸞大師說有一間已經黑暗了一千年的房間,有一天,突然間一剎那光線照進來,千年闇室當下立刻一片光明。黑暗已經一千年,時間很久,光明照進來只是一剎那,時間很短,可是光明一來,黑暗當下就消除!我們都有經驗,在晚上的時候房子一片黑暗,燈一開就全部都亮了,由此說明論業障的輕重不是在於時間長久或短暫,而在於真實或虛假,南無阿彌陀佛佛號的光明是真實的,我們造作的罪業是虛假的,虛假遇到真實就消除,曠劫罪業遇佛號即消除,所謂「千年闇室,不敵一念光明;曠劫罪業,不敵一稱佛名」。
(B)道綽大師說,有一百個人用一百年的時間,去堆積木材,堆到千仞這麼高,有這麼多的木材,可是只要用跟豆子一樣小的火去燃燒它,不到半天的時間,就全部都燒光了,燒盡了。一百年堆積的木頭代表我們累劫造罪,千仞高的木頭代表我們造罪的數量;豆子大小的火代表(十聲)南無阿彌陀佛真實的光明功德,半天的時間代表非常快速,因此判斷善惡業的輕重不在「時節久近多少」,而是在真實或虛假。就算念佛的時間再短,但是它是真實的功德,所以快速滅除曠劫造作的虛假罪業。
(C)道綽大師還有一個比喻也非常好,他說有一根十個人圍起來這麼粗的繩索,一千個人都拉不斷,可是這時候有個小孩子拿了一把很利的劍,這個小孩子不費吹灰之力,一劍下去這麼粗的繩索就斷成兩半了。比喻我們的罪業巨大,一千個人都拉不斷,但是只要有一把阿彌陀佛的利劍,即使是一個小孩的力氣,也可以輕易將之斬斷,真實的功德如善導大師說的偈語「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南無阿彌陀佛是真實的功德,就跟這把利劍一樣,只要稱念,快速輕易斬斷罪業。
(D)慧淨上人對於虛假跟真實也有做了一個比喻,一整個倉庫裡面全部都是錢,但卻是假鈔,那這一倉庫的假鈔比得過一張真鈔嗎?我們都很明白,一張真鈔遠遠抵過無量的假鈔,假鈔就是虛假的意思,真鈔就是真實的功德,所以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足以消除無量虛假的罪業。
(E)淨宗法師比喻說,我們看水裡倒影,看到很多雄偉的大山,但是只要拿起一顆非常小的石頭丟到水面上去,這水面倒影裡的雄偉大山馬上就破碎了,因為水面倒影的山是虛假的,這個小小的石頭是真實的,再雄偉的虛假也抵不過小顆的真實,就像南無阿彌陀佛真實的佛號,即使一句就足以破掉這麼多虛假的罪業。
(F)我也想了一個比喻來供養大家,《業報經》說『業道如秤,重者先牽』,我們曠劫造作無量虛假的罪業像氣球,一戳就破了,數量再多也很輕;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是真實的,就像一大塊的黃金,放到這個秤上一秤,當然黃金重於氣球,重者先牽,就一定是牽到極樂世界去。
(3)「在決定」:是指造罪或念佛時候的心,是急切的還是緩慢的?念佛的時候心是急切還是緩慢的?有後心還是無後心?無後心就是沒有明天的心;有間心還是無間心?(無後心、無間心,指的是知道自己沒有明天的心,都是一心的意思)下品下生的人,即將要臨命終的時候,如同風刀解體的痛苦,他知道自己就要命終,而且地獄的火都已經燒到腳底板,已經沒有時間,在這種情況之下,當善知識教他至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時,他一心求救,所以他的心是很急切很要緊的,沒有後面的第二念,因為沒有明天了,稱念佛號時自然緊迫沒有間斷,這就是「無後心」、「無間心」。他平時造罪的心並沒有如此急切,而且還有時間,還會起後面的心念,造罪的心也沒有持續,是間斷的,所以是「有後心」、「有間心」。二者相比之下,臨終時念佛的心遠遠超過平時造罪的心,所以「在決定」這一關,也是由念佛勝出!
「在心、在緣、在決定」,三個因素來比較,都是臨終念佛為重,重者先牽,當下就牽到極樂世界去了!論定善惡業輕重不在「時節久近多少」,所以許多在生命最後才知道念佛的人,雖然念佛的時間很短,念佛的數量很少照樣殊勝往生!善導大師說「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善導大師說明能否往生,不在我們罪福的多少,也不在念佛時間的長短,而是在念佛之後,是否一心稱念直至臨終,若是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
善導大師另外一首偈語也很清楚說明不在「時節久近多少」。「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這也說明,臨終前才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下品下生的人能夠往生的原因。
我們是屬於「平生之機」,我們開始念佛後,可能還有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生命的人,不論還有多久,都應當一向專念到底,而且應該有「人命無常呼吸間的無常觀」,如下品下生那個人一樣的心,「無後心」、「無間心」的念佛,不要老是以為還有明天,未來還很長,應該把握所有可以念佛的時間,念念不捨念佛。
為什麼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可以如此快速的消業?因為阿彌陀佛的本體就是整個法界,與法界所有的因緣果報全部是一體的,可以說是全因全果而且是最強的緣。
當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時,阿彌陀佛可以任意運用我們過去生所有因果業力,加上佛力加持,形成不可思議的結果!
例如一個受病苦折磨多年的念佛人,某天走在路上,剛好聽到能救治他的良醫在哪裡,因此根治了病苦。不要小看這件事,這當中是阿彌陀佛動用所有因緣加持,具足各種條件方能成就!首先要找到具備能力的良醫,其次要與你有緣,然後時間點要剛好落在別人討論良醫時,你剛好從旁經過讓你聽到,接著加持你,令你對良醫產生信心,篤定去找良醫治療,病苦方能根治!表面看似都是你自身的因緣果報,其實背後真正的推手是阿彌陀佛啊!
諸多舊病、怪病纏身數十年,因為念佛痊癒或遇到醫治因緣的念佛感應公案,他們在念佛之前也是試過各種方式都沒辦法解決,因為問題根源在業力,只要業力未消,再小的病都不會痊癒!而念佛是求助法界藏身阿彌陀佛,以阿彌陀佛實相功德去消除念佛人的生死重罪,如同動用地球的力量去改變一場雨,輕而易舉!
印光大師說過「一切境緣都是自己宿世的業力感召,至誠念佛就能轉變業力,在這個險難的世道,我們應該努力修持淨業,吉凶禍福一概不去擔心,隨緣應變就好,縱使大禍臨頭,也要想與自己相同命運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況且在沒有辦法當中還有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可以依靠,有什麼好怕的?」從這裡我們也知道,因為有阿彌陀佛可以依靠,所以我們只要專心念佛就好,對於餘生所有的一切境緣,我們就隨緣應變,專一念佛靠上阿彌陀佛就好。
阿彌陀佛兆載永劫為我們修行,積植德本,想盡辦法把祂證得的實相功德變成這六個字,讓我們凡夫可以稱念,消業往生,這就如同,祂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變成一件衣服,讓我們毫不費力的套上去,套上這件衣服我們也就變成了跟阿彌陀佛一樣,受人尊敬的「人中芬陀利花」。就如同我們現在淨土宗所有的志工們,當你們穿上了這一件志工服的時候,你原本的身份就不復存在了,你的身份就是「淨土宗的志工」,也如同北一女的學生,她穿上了北一女的制服之後,她的身份就是北一女的學生,所以阿彌陀佛給了我們這一件最尊貴最莊嚴的衣服,我們穿上之後,就不能脫下來,要堅定的念佛下去,不能再變動,如果你脫掉阿彌陀佛所賜的這件莊嚴的衣服,你就變回了庶民,變回了法華經中窮子喻的貧窮下賤乞丐,所以從今往後「無論遇到任何人說什麼,質疑什麼,都不能變動」;「不管任何業力現前」,都要相信這句佛號的功德足以消滅一切業力,堅定念下去;相信我是佛王阿彌陀佛的太子,阿彌陀佛恆常讓我依靠;餘生好也南無阿彌陀佛,壞也南無阿彌陀佛,任何事情都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所有的事情都靠念佛來解決。
慧淨上人有一段文字我覺得非常的好,「假使生命是一列列車,無常是司機的名字,尋著業力既定的軌道,不論何時下車,每一站的站名都是輪迴;但是當我們成為念佛人,把生命交給阿彌陀佛的時候,阿彌陀佛就開著我們生命的列車,順著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的軌道,不論什麼時候下車,每一站的站名都是極樂世界。」
摘自道晟法師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