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問答

  1. 怎樣把一切交給阿彌陀佛?
  2. 母親信佛骨折了死活不吃葷腥怎麼辦?
  3. 布施、放生可以減少業障嗎?
  4. 清明可在墓地念佛嗎,要注意什麼?
  5. 如何確定親人是否往生
  6. 既然講念佛往生,為何有人只是聽到佛號還沒念出來,也能往生
  7. 怎樣增強學佛念佛的信心
  8. 如何根本的改善社會物欲之風?
  9. 如何構建和諧社會的正能量
  10. 求福報與求解脫是否矛盾
  11. 為何定善比散善殊勝
  12. 如何平衡生活與念佛?
  13. 念佛滅罪與因果矛盾嗎?
  14. 受苦便能消業嗎?
  15. 雖念佛仍然貪瞋重,是否沒有機法深信?
  16. 念佛人福德具足,為何會福報不夠
  17. 為什麼有時念佛不如念別的經咒有效
  18. 念佛了,為什麼大部分時間高興不起來?
  19. 名號自然具足三心,為什麼有人念佛卻沒有往生?
  20. 為什麼經中說還有世界比極樂世界更殊勝
  21. 如何面對臨終的孤獨
  22. 為什麼我們往生稱為「回家」?
  23. 如何看待往生咒?
  24. 極樂世界也是緣起空性嗎?
  25. 如何理解「別人是自己的鏡子」
  26. 《大經》「五德瑞現」文略解
  27. 念佛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
  28. 只要願往生不稱名也能往生嗎?
  29. 機法深信應側重從機還是從法來入手
  30. 善導大師有提倡「睡前發願見佛文」嗎?
  31. 身體不柔軟也能往生是否有違觸光柔軟的經文
  32. 臨終往生不往生之確證
  33. 念佛人怎樣積極利世
  34. 適應無常的秘訣
  35. 在世間生活很迷茫壓力大,該如何面對
  36. 一個寺院的帶頭人如何讓寺院正行興盛
  37. 六道輪迴是否實有存在?
  38. 怎麼看待佛系人生?
  39. 極樂報土與實報莊嚴土是一回事嗎?
  40. 往生極樂世界再來還要還報嗎?
  41. 佛弟子如何過農曆新年?
  42. 信心深淺不一樣,念佛功德是不是一樣?
  43. 應該怎麼用彌陀的慈悲來對治誹謗正法之人?
  44. 五種正行任修一種都能往生嗎?
  45. 淨土法門如何看待阿彌陀佛心咒
  46. 為什麼他人念佛靈,我念佛祈求就不靈
  47. 為何一句阿彌陀佛包含一切諸佛
  48. 怎樣在這個娑婆世間獲得真實的快樂
  49. 什麼是功德、福德?能否互換
  50. 如何理解「佛有三不能」
  51. 念佛能否轉換現世因果
  52. 為何念佛自然可以得到世間福報
  53. 至誠念佛與佛願感應道交
  54. 富貴貧賤也是因果報應嗎?
  55. 念佛人如何人眾場合不加入閒話
  56. 次如泥洹
  57. 念佛每天一聲與一萬聲的區別
  58. 如何保持願生心不退直到臨終
  59. 臨終助念懺悔滅罪往生
  60. 為什麼天天念佛,還會生病
  61. 念佛念睡著了沒迴向,有用嗎
  62. 平時具足信願只念十聲佛,臨終是否也能蒙佛接引
  63. 如何對大乘佛法生起信心
  64. 怎樣才算老實念佛?
  65. 十念往生是別時意嗎?
  66. 雜行、三心與報土的關係
  67. 佛教認為女性卑劣嗎
  68. 既然不問罪福,為何又說地獄門前僧道多
  69. 只要信了就不必多念佛嗎?
  70. 多倫多大學講法現場答疑(中英對照)
  71. 施食就念佛號可以嗎?
  72. 為樂願生,能不能往生
  73. 眾生念佛平等之問
  74. 「念佛往生的前提是求生心切?」
  75. 懷孕時念佛、聽經
  76. 人真的有命運嗎?
  77. 念佛只會變好,不會變壞
  78. 善導大師為何以《觀經》開宗?
  79. 淨土答問
  80. 有關「藏傳淨土法」之答問
  81. 宗祖初祖之問
  82. 答蓮友二問
  83. 淨土宗經釋問答
  84. 佛堂應該怎樣佈置?
  85. 念佛人應該怎樣對待妄想雜念?
  86. 於「弘願寺」答蓮友問
  87. 答王子九問
  88. 「念佛」與「懺悔」 ——兼答觀生蓮友問
  89. 論「三福」與「念佛」 ——兼答觀生蓮友問
  90. 答「功課、吃素」等問
  91. 答「錯寫牌位」等三問
  92. 答「為他念佛」等五問
  93. 答某人舉某大德有關本願之疑難
  94. 一向專稱與諸行迴向
  95. 《觀經疏》二處眼目問答
  96. 「願生」與「往生」義
  97. 答蓮友「報土化土」之問(一)
  98. 關於三生果遂
  99. 是消業還是帶業往生?
  100. 往生淨土品位之事
  101. 答蓮友問(一)
  102. 金州念佛問答
  103. 王佛臣佛問答
  104. 十念記數問答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念佛問答
top

念佛問答

怎樣把一切交給阿彌陀佛?

       問:說一切交給阿彌陀佛,這是怎麼個交法呢?是什麼都不想嗎?有時我覺得自己挺悲催的,拖著個病體什麼也做不成;有時又覺得自己挺幸運的,可以信佛念佛,又那麼虔誠用心,真的很棒!可是為什麼念佛那麼久,有時也開心不起來?我該怎麼支配自己的人生呢?實在不懂。

       答:這個問題也很形象。你說交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如果在對面,那我把東西交給他,或者我把我的心思跟他訴說,我請他來辦,「這事交給你啦」;阿彌陀佛又不跟我見面,那我怎麼交呢?

       先一般地說說,然後再舉個例子分析,因為這都要靠具體的事來說明。

       其實我們交給阿彌陀佛,也像交給我們最信賴的人一樣。只是說,因為佛的法身的存在,極樂淨土的存在,未必一定要有一個人坐在對面跟你談話。你就心中交出去,都是心跟佛相交,你心中有任何想法,佛都聽得著,佛都知道。佛這種「不動遍至」,能夠遍知十方眾生一切的心念,所以你有什麼想法,平時怎樣把事情交託給自己最信賴的人,你就用這種方式交給阿彌陀佛,這就可以了。

       有些事我們辦不了,我們找個信賴的人,「這事我就交託給你了,就請你辦」,不就完了嗎?請對方辦,他怎麼辦、最後是什麼樣的結局,都接受。我們交給阿彌陀佛,大方向是這樣,就是心裡交出去,像交給我們信賴的人,一切由佛做主,交了就由佛做主。

       那我們做什麼呢?盡人事,聽天命,或者說聽佛命。「交出去了,我就躺在床上睡覺,什麼也不想嗎?」什麼也不想,你也不可能做得到,你還是會去想。而且交給佛了,佛也沒有語言上來告訴你,他怎麼做,怎麼安排,所以你仍然抓不著;那就盡人事。因為你交給佛,佛來調化,不是說靠一個具體的人,沒那麼愚拙地來辦事。他自然地消業,自然地改善你的環境,都會巧妙地安排在你的生活當中,在你的周圍會有某種景象、某種機緣展示出來。所以我們交給佛了,仍然是盡人事,但是對於它的過程、它的結局,這一切就「聽天命」。這是中國人說的話,「天命」就是老天。我們是交給佛了,那就是「聽佛命」,就是聽佛安排。

       在我們內心,都要正確認識到:這一切佛都知道。我們的任何苦惱、難處、糾結,對世人不便說的,說了別人也不理解的,包括我們的起心動念,佛都知道。佛不僅都知道,也都照顧到。

       「照顧」這個詞很好,「照」就是像陽光照著我們,「顧」就是看顧我們。佛以他的無量光明照耀我們,看顧我們。不僅照顧我們,也會引導我們到一個比較好的方向和結局。不僅引導,而且要救度我們。人生的點點滴滴,這些苦難坎坷,佛最終都要把我們救到極樂淨土,圓滿完成我們的人生目標。

       這樣,在我們心中,佛就是活的,就有佛做主。那麼,我們對於世間的事情,就是一切順受。順境就不談了,一切逆境都是隨順它、接受它,無怨無悔,不抗不拒。如果有怨有悔,怨是怨他人,悔是後悔自己,「真不該啊」,如果有這樣的心理,那當然是捏在自己手上,沒有交給佛;如果有抗拒,不接受這個結局,那當然也沒有交給佛。交給佛了,那就是一切都接受,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這明明不好,生病了,心情都這麼糟,怎麼是最好的呢?」交給佛了,佛都知道。以我們過去的業力因緣等等,這是我們目前最好的狀態。當然,將來還會有更好的,念佛到淨土就一切圓滿。

       問題當中講生病、不開心、怎樣支配人生,我想就這三方面舉幾個具體的例子,談一談怎麼交給佛。

       比如生病了。生病了,抱怨,感到歉疚,覺得自卑,什麼也做不了。抱著這樣的心理,那當然沒有交給佛,還是交給自己了。不管再怎麼病重,交給佛是什麼樣的呢?就有感恩心,就有平靜心,就有歡喜心。就是「我雖然生病了,周圍有家人朋友照顧我,躺在病床上我也非常感恩他們。其他我做不了,我能為他們做的,就是為他們念佛,念佛就是我的工作,謝謝他們照顧我。如果沒人照顧,我也接受,就這樣念著佛餓死也很好」。這就是交給佛了,心裡很平靜,不會有挫折感,不會自卑,「你看我又做不了什麼了」。你能做什麼呢?即使健康、蹦蹦跳跳,其實也做不了什麼。即使能上天入地,最後也是歸於無常。就是說,你有沒有活動能力,都接受。

       比如說不開心,你一定要自己開心,這也是沒交給阿彌陀佛。我們是凡人,所以有些時候不開心,哪怕一整天不開心也正常的。有時候開心,有時候不開心,凡夫的日子、凡夫的心境就這樣。開心也「南無阿彌陀佛」,不開心也「南無阿彌陀佛」。如果一定要改變這個不開心,那就是自己不接受凡夫的現狀;如果你能接受的話,反而心裡相當地平靜,這樣,幸福感就會增加。

       比如說你要支配自己的人生,這樣也是沒交給阿彌陀佛。我們一個人有過去的業力,有周圍的環境,有和大眾的交往,有社會、國家、世界整個的大環境,你想自己支配人生,怎麼能支配得了呢?你有本事,買了一棟樓想賺錢,買了股票想賺錢,結果經濟蕭條。這些東西你自己怎麼能支配?馬上樓價下跌,股票下跌,或者是哪裡打仗了,石油漲價了,民心不穩定了等等。

       在茫茫的人生大海當中,一個人就像什麼呢?

       人生苦海的一葉扁舟,風浪巨大,駕馭不了;又像狂風當中的一片秋葉,隨風上下,你說你怎麼控制它?抱著這種想法,那一定是非常苦惱的。

       那怎麼交給阿彌陀佛呢?「人生由佛做主,我就是這風中的一片葉,但沒關係,交給阿彌陀佛了,阿彌陀佛就是腳下的大地。這片葉不論卷得多高,它最終都要落地,它落的地方就是阿彌陀佛的慈悲大地,就是極樂淨土。」這樣的話,不管人生怎麼樣,都覺得非常安全,著陸點都確定了。就像樹葉,它不管在哪裡落下來,都得落在地上。我們不管在什麼情境下離去,我們的人生都會落在極樂淨土。所以,我們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人生的航向已經確定了,就不用自己支配了。阿彌陀佛都已經成佛,眾生「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你只要願生我的淨土,一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你的歸宿就確定了;如果不能到我的淨土,我就不成佛!」那就必定往生了。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